一般情况:患者张某,男,65岁,河南郑州人,否认过敏史。年08月26日初诊。
主诉:间断心前区疼痛1月余,加重1天。
现病史:患者近1月偶发心前区疼痛,无明显诱因,持续几分钟左右,口服麝香保心丸好转。昨日明显加重,伴心悸,夜间加重。平素咽干,夜间眠一般,纳可,二便调。超声提示:风湿性心脏病可能性大:二尖瓣狭窄(极轻度)关闭不全(中度)、主动脉瓣狭窄(轻度)关闭不全(轻度)、左房扩大、升主动脉增宽、三尖瓣反流(轻度)、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心律失常。BP:mmHg/80mmHg,舌质暗红,少苔,脉沉细。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型: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止痛初诊方药:按语:张仲景认为阳微阴弦是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病机关键是本虚标实,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素和总结认为本虚以脏腑气血阴阳亏功能失调为主,主要包括气血阴阳之虚,标实为血瘀、痰浊、气滞、寒凝、热邪为主。而胸痹心痛多在中老年开始发病,人体的气阴在中年开始逐渐走向衰败。心病与气阴密切相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无以行血,以致血脉闭阻;阴虚则无以生气,导致气虚进一步加重。而本病病程迁延难愈,气虚则血行无力,以致“久病多瘀”。故老年患者年老体虚,阳微阴弦,久病伤其气阴,气血运行不畅,心血瘀阻,从而导致胸痹心痛。根据气阴两虚兼血痕这一病机,治宜益气养阴、活血化疲,选方用生脉散合桃仁红花煎加减。党参既能补脾肺之气、又能补血生津;麦冬、玉竹养阴生津、清心润肺,三者共为君药,重以益气养阴,兼以调脾以补益后天气血。佐以丹参、红花,以活血化瘀、除烦安神止痛。《本草汇言》谓:“川芍,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既可活血化痪,又可行气止痛。诸药合用,益气养阴以治其本;活血化痕以治其标,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