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厕所,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设施,陪伴了人的一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经常出现这么一句话:“我去上个厕所”,会不会奇怪厕所不都与人同在一个平面上,为什么会有“上厕所”的说法呢?答案就在下面要介绍的一个物件里。
年,考古学家们在河南省沁阳西向公社(今西向镇)工地里发现了一个陶瓷制品。它长34.5厘米、宽23厘米、高19厘米,灰陶质地,整体呈长方形。其中相邻的两侧为高墙、另外两侧为方形平台,两个平台相交处有四级台阶,两个平台与高墙接合部分别有一间小屋,长方体的中间部位是空的。
(汉代灰陶圈厕)
通过考古学家们的努力,认定这个灰陶物件是汉代时期的工艺品,是当时地主以上级别的陪葬品。再仔细观察,会发现这灰陶工艺品的两间小屋内,有个凹槽状的蹲位,凹槽连通中间大坑,大坑内居然还有两头可爱的猪猪。
介绍到这里,相信你们都知道了这件汉代工艺品是什么。是的,这便是汉代人民的厕所,一楼是猪圈,二楼是厕所,是将猪圈和厕所融为一个整体的建筑。考古学家们为它取名“汉代灰陶圈厕”,这件文物目前保存在河南博物院。
之后,各地考古现场又陆续出土了很多类似的汉代陶制圈厕。有正方形的,也有圆形的,有简单的单厕,也有豪华的双厕。汉代的丧葬观念是“事死如事生”,死后的陪葬品和死者生前要一样,这些出土文物可以反映汉代厕所的真实样子。
(汉代圈厕)
历史学家们通过这些汉代陪葬品和史料印证,得出了汉代的厕所大多数都是与猪圈一体,一楼是猪圈,二楼是厕所。去厕所都要从楼梯上去二楼,所以人们都说“上厕所”,并传了下来。
上面所说的汉代圈厕,应该是代表当时的平民百姓和地主乡绅,他们也是人口数量最多的群体。处于社会高层的皇室宗亲、达官贵人这些所使用的厕所,应该不是圈厕,他们把上厕所称为“如厕”。
年9月,位于浙江省安吉县高禹镇五福村的一处楚墓被盗墓贼盗掘,当时文物部门发现后立即联合安吉县博物馆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专家们结合该墓的布局及出土随葬器物判断,墓主人应是秦汉时期楚在越地大官。
(西汉黑漆木坐便架)
墓内的一件陪葬品引起了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