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而言,病理学知识点获取是要从显微镜下读片,因此,死记硬背的东西有许多,同时,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是病理学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因而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性就完全凸现出来。
炎症要背的内容“比一两三六钱还多”。
一概念、两反应、三变化、六原因、多表现。
概念
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生活机体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复杂的防御反应。
两反应
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环节、辅以白细胞反应
三变化
变质
组织细胞的变性和坏死,导致组织体积增大。
并非炎症时所特有
渗出
炎症时血管内液体或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到血管外的过程
●渗出的液体为渗出液,白细胞的渗出为炎症细胞渗出。●渗出的过程:由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血管通透性升高、液体渗出、白细胞主动游出以及吞噬活动等一系列连续活动构成。
增生
在致炎因子的刺激下,炎症局部细胞增殖,细胞数目增多
●是一种防御反应,有助于炎症局限,最后形成瘢痕组织而修复。●主要是慢性炎症时的病变。包括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增生。
六原因
物理性因子
化学性因子
生物性因子
组织坏死
变态反应
异物残留
多表现
1.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2.全身反应
1)发热、嗜睡、厌食;
2)白细胞增多(“核左移”:指白细胞中相对不成熟的杆状核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增加);3)严重者可导致全身血管扩张,血浆外渗,休克,亦可引起DIC。
炎症是机体和病原的攻防战。
炎症
敌人
致炎因子
传令兵
炎症介质
战斗兵
白细胞
伤亡人员
炎症损伤
战争结果
炎症的结局
不同炎症游出的白细胞对应表
炎症类型
渗出的白细胞
急性炎症早期和化脓性炎症
中性粒细胞为主,48h后则以单核细胞为多
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为主
过敏反应或寄生虫病
嗜酸性粒细胞为主
慢性炎症
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为主
记忆口诀
慢性炎症浆淋巨,
急性化脓中性粒;酸得过敏招虫子,
毒害不轻得淋病。
炎症介质种类及功能
功能
种类
血管扩张
组胺、缓激肽、前列腺素和NO
血管通透性升高
组胺、缓激肽、白三烯、P物质等
趋化作用
C5a、LTB4、细菌产物、IL-8、TNF等
发热
细胞因子(IL-1、IL-6等),PG
疼痛
GE2、缓激肽
组织损伤
氧自由基、溶酶体酶、NO
急性炎症的类型及举例
类型
举例
浆液性炎
A.皮肤烫伤→水疱
B.毒蛇咬伤
C.喉头水肿
D.浆膜腔积液
E.感冒初期---清鼻涕
纤维素性炎
A.白喉
B.细菌性痢疾(伪膜性炎)
C.风湿性心包炎(绒毛心)
D.大叶性肺炎
化脓性炎
A.化脓性脑膜炎,
B.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C.肝脓肿
D.疖
E.痈
出血性炎
A.鼠疫
B.流行性出血热
C.钩端螺旋体病
记忆口诀
大猴绒毛纤维菌小皮阑尾化脓中出血钩体鼠疫红寒梅风雪肉芽肿
口诀含义:
纤维素性炎见于大叶性肺炎、白喉、绒毛心、菌痢;化脓性炎见于小肠、皮肤、阑尾;渗出的是中性粒细胞;出血性炎症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鼠疫;渗出的是红细胞;肉芽肿性炎症见于伤寒、梅毒、风湿病、血吸虫病、结核。
思维导图
写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