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酒桌被做成权力的游戏

《沙东桌游》的一张卡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陈高远将酒桌做成了游戏。

但陈高远并不爱喝酒。小时候,不算健谈的他常被父母催促着敬酒,他举着酒杯呆立桌前,“就像一个供人取乐的小丑”。酒桌上尊卑分明的身份、繁琐刻板的规则和各怀心思的博弈,“宛如一场权力的游戏”。

年年底,当就读于科智艺术专业的陈高远收到一项以“地图”为主题的期末作业时,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以直观的地图进行创作,而是选择了酒桌座次图——一张抽象的“权力地图”。

主宾、副陪、二宾、三陪……在这张“权力地图”上,大家被分配为地位不同的角色,通过敬酒、挡酒等行为博弈,达成各自目的。酒桌与桌游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共通,促成了《沙东桌游》。

游戏规则几乎是现实酒桌博弈的复刻:游戏分为“宾”“陪”两个阵营,按照卡牌规定的指令进行敬酒、拒酒、代酒等动作,规定时间内喝得较少的阵营获胜,胜方喝得最多的玩家为MVP(最有价值玩家)。

在陈高远的理解里,游戏核心不在于争夺胜负,而在于对酒桌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它不是一款酒桌模拟器,而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魔幻化艺术介入,就是一场行为艺术表演。”

为了增强游戏的真实感,陈高远详细地设计了每一张卡牌的文本:“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我先干了,您随意。”“酒场就是战场,酒量就是胆量,哥,我看你水平不错,我陪你喝两杯。”这些颇具代表性的酒桌话术,都令陈高远和团队成员印象深刻。

在调研中,陈高远发现:“年轻人对于酒桌文化基本都是吐槽,但中年长辈则会跟我们夸夸其谈,仿佛一个游戏老手自豪地跟新手分享经验。”

团队成员李泽龙则在一次采访中,窥得长辈的另一面:“受访者刚工作时,中午陪领导喝酒,晚上陪客户喝酒,喝不动就去厕所抠嗓子眼儿,把胃里的东西吐出来继续喝。他因为喝酒的问题换过两家公司,后来发现到哪里都一样,就只能让自己麻木接受。”

最终,这款游戏获得课程最高分,入围了一个艺术奖项,被一家独立艺术空间邀请去线下试玩,陈高远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r-jiaogulan.com/fsxejbgbbqjc/106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