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的厕所真是越来越离谱了,别说农民工傻傻分不清楚,就是我也分不清哪个是女厕所,哪个是男厕所了?明明有中文可以直接写“男”和“女”,为什么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起来?
八九十年代的公共厕所标识就像一块简单的布告,门上清楚地写着“男”和“女”。当时的我们,根本不用动脑筋,看到字就能毫不犹豫地推门而入。那时候的厕所,简直是简洁明了的代名词,
寻找厕所就像找家里的冰箱一样自然。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厕所的“时尚感”愈加浓厚,开始用一些符号来标识,
甚至引入了“Man”和“Woman”的英文字样。这让我想起那些外国朋友,刚到中国就被这些标识搞得目瞪口呆,像是在参加一场语言的考试。时代发展了,国际化的步伐也加快了,这是好事。
然而,问题来了。站在厕所门口的老人、小孩和农民工们可没那么容易适应。他们看着门上的符号,心里默念着“寻龙分金看缠山”,左边是男厕,右边是女厕……可惜,结果往往令他们大失所望!有些厕所的布局完全不按常理出牌,进去才知道自己是“误入女厕”还是“男厕”,如果碰巧遇到人,简直可以直接给自己来一场社交尴尬的挑战。
后来,他们只能在门口傻傻地等待,拼命观察出来的人是男是女,以此来决定自己是否可以大摇大摆地推门进去。
如果厕所里完全没人的话,那就只能耐心等候,直到有个“先行者”出现,心里默念:“我可不能憋坏了!”这真是一场耐心与勇气的考验。
幸运的是,后来厕所标识又回归到了简洁明了的图案:男的穿着衬衫,女的则是一袭裙子,基本能让人辨别清楚。然而,设计师们似乎觉得这样太简单了,开始频繁“创新”,设计出各种奇怪的图案,让人看了以后心中一阵茫然。
于是,问题又来了:这些图案到底代表什么?有人说左边是男人,昂首挺胸,右边的女人则是个“怀孕”的形象;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左边是个大胸的女人,右边才是个男人的大肚腩……真是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本来是为了方便,结果反而搞得大家更加迷惑。
我认为,公共厕所的标识应该以用户为中心,直接用我们的母语标明“男”和“女”。如果是旅游景点,那可以附上英文标识,但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如此复杂!大家上厕所是为了生理需求,而不是为了进行一次语言文化的探讨。
网友评论区引发热议
“我上厕所的时候,感觉自己像是在解谜,太难了!”“设计师们真是闲得没事做,简化一下标识就行了!”“有时候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去了错的厕所,真心累!”对此事你怎么看?#聊聊公共厕所标识的新变化##你在公共厕所经历过哪些尴尬瞬间?##你觉得厕所标识应该如何设计才合理?##现代厕所标识是否真的变得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