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上映,真正的校园暴力比电影更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

《少年的你》豆瓣8.5分,史上最高分国产青春片诞生了。

两天半票房破5亿,这个周末《少年的你》似乎揪住了不少人的心。

究其根本,这部取材于现实的校园暴力故事,天生更容易打动人。

拳头上的校园暴力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近三分之一的青少年遭受霸凌,在发生频率最高的10个国家,女孩比男孩更易受到影响。

年4月15日,河北广平。几个学生爆踹一名女孩,并将脚放在女孩头上来回“碾压”。

然后这些施暴者逼迫女孩喊“刀哥”“爹”“娘”。

年4月23日,甘肃陇西县渭河中学一学生,被五名学生强行拖到厕所殴打致重伤,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湖南常德市六年级住校生兰兰,遭同寝室3名女生围殴,导致脾脏破裂被切除。

这样的暴行让人咋舌,暴力程度远远超出了人们对这个年纪孩子的认知。

对于那些被伤害的孩子来说,一场被暴力践踏尊严的遭遇,将会伴随TA们的一生。

TA们会恐惧、焦虑、社交障碍、安全感缺失、抑郁,甚至用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对于受害者的亲人,那是挥之不去的巨大阴霾,痛彻心扉、无以复加!

人性本善的背后,是难以想象的恶。

隐形的校园暴力

“杀人不用刀”才是校园暴力最恐怖的地方,言语暴力可以对孩子的精神进行摧残。

自带热搜体质的郑爽看上去总有些不合群。

喜欢自言自语,却不善于表达,还非常怕给别人添麻烦。

因为太自卑所以选择整容,因为觉得自己胖,没人喜欢而有点自虐性减肥。

这一切都开始于年少时同学一句“郑爽啊,那个转学来的东北乡巴佬。”

随之而来的,是那些有意无意的孤立、奇怪的眼光、刺耳的话语与笑声......

本该带来美好回忆的青春,变成一场漫长的救灾。

除了独立,她学会的是不要信任别人,学会什么都憋在心里,学会永远不要要得太多。

校园暴力的阴影,伴随着受害者长大,如影随形,在一个个熟睡的深夜,成为TA们最惊悚的梦魇。

不管什么方式的校园暴力,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所以希望家长们都能重视起来,别拿校园暴力不当回事!

别当校园暴力的旁观者

根据人民法院年8月发布的《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在校园暴力案件中,88.74%的受害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伤亡情况。

其中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31.87%的案件中受害人涉及重伤。

这些数据震颤着我们的神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痛惜。

却往往总是在悲剧发生后惋惜受害者,谴责施暴者。

事情发生之前,又有几个人把校园暴力当回事?

老师:同学之间难免会有矛盾,没有必要小题大做,危言耸听。

家长:孩子之间小打小闹而已,多大点事啊。

同学:要不是她太招摇,怎么会被打?

朋友:怪不得她被人打,原来她真是这样啊!

我们总是在高喊着去惩治这些未成年的恶魔。

可恶魔一出现,随之而来的要么是逃避事实的人,要么就是一群冷漠的看客。

甚至这些人里,还是我们最为亲近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

如果说施暴者是元凶,那么这些身边人不以为然的态度,则是一场场悲剧的推动力量。

家长应该怎么做?

01别让孩子成为施暴者

1.远离暴力

不要让孩子过早地接触暴力相关的影视剧或者游戏。

在给孩子观看相关电视电影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挑选,避免孩子产生负面的模仿。

而让孩子远离暴力,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

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面前动粗或者羞辱他人。

2.谨慎交友

有的父母很纳闷:自己的孩子明明很乖,为什么在学校会成为欺负别人的“坏孩子”?

交友不慎大概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了!

很多孩子本身也许没有恶意欺凌他人,但是由于未成年人心理建设上不够成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在朋友的撺掇下,往往就变成了校园暴力中那个“施暴者”!

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细心和耐心,平时多关心孩子的社交活动,及时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变化。

在发现孩子的交友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父母与孩子的交友原则产生矛盾时,一定要耐心教导。

3.专业治疗

有部分的施暴者是心理与生理疾病塑造的。

当你的孩子出现施暴行为,并且毫无改善的时候,可以去心理专科做个筛查,由医生诊断。

这些孩子变成施暴者或许是因为患病导致TA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专业的治疗。

02避免孩子成为受害者

1.别做“乖”孩子

很多时候,过分的“乖”就是懦弱的代名词,代表着不懂反抗。

所以,一定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胆量和胆识。

在第一次受到欺负时,就要用语言或行动告诉TA们:“我不好惹”。

家长不可能永远守在孩子身边做守护神。

只有早早教会自己的孩子守卫底线,让孩子有不被欺负的气场,才是杜绝霸凌最好的方式。

我们不主张孩子什么都动手解决,但是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不被欺负的气场!

遭遇霸凌的时候,站直了,果断反击。

一般情况下,在面对不合理要求时,让孩子言辞拒绝,勇敢说不。

这样就已经能抵挡大部分欺负的升级。

2.给孩子树立榜样

主持人董卿在节目中《面对面》中说过一句话:“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要教会孩子:忍让不是软弱,宽容不是退缩,善良需要锋芒。

比起教孩子做一朵纯洁无害的丁香花,我更希望我的孩子能长成一株荆棘,柔中带刺。

你若对我温良,我就是那荆,柔软如枝条;你若对我不堪,我就是那棘,尖锐且无情。

3.采取合适的手段

孩子受到欺负,家长为了孩子出头而做出极端的事,其实是对孩子更深的伤害!

我们对孩子越是不舍得放手,越有可能害了TA,让TA依赖,让TA怯懦,让TA失去社会生存和竞争能力。

如果孩子确实被欺凌了,父母应该先冷静下来,先不要去过问太多细节,安抚好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知道父母是TA永远的靠山。

之后,家长要和学校、老师进行沟通,找到对方家长直接对话,直接解决问题的源头。

都说孩子天真善良,其实刚好相反。

未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动物世界,TA们遵循丛林法则,下手不知轻重。

如果缺乏自制力和约束力,就能释放最大的恶。

家长要做的,就是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r-jiaogulan.com/fsxejbgbbqzz/116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