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旬的一天午休,笔者走进装修很漂亮的一路边公厕,发现有人便后未冲厕所,臭气扑鼻,粪坑里,大便旁边水管里的水仍流过不停。笔者的第一反应是想走向另一隔间,但笔者收回了移动的脚步,左手掩鼻,右手拿起旁边的清洗刷,把大便推进下水道,顺便拧紧了水笼头,才走向旁边的隔间。这说明,阶段性的厕所革命已告于段落,个别地方后续管
理未跟上,因此,要加强市民入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引导与管理。
领导人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因各级单位的高度重视,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加大投入,到年底,“厕所革命”基本取得圆满成效,两年多来,旅游系统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体现了真抓实干、努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可以说,“厕所革命”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
近几年来,很多厕所的墙壁上都有类似“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靠近方便,贴近文明”等张贴标语,应该说,这些标语是起到了正能量作用的,甚至我们也可以说,即使没有这些标语,多数市民的入厕习惯是没问题的,但总有少部分人入厕的习惯实在太不文明,集中表现就是便后不冲厕、纸不入篓,轻者影响观瞻及下一位入
厕者的心情,重者造成一些单位厕所下水道堵塞,污水遍流、臭气熏天。
每年4月都是全国爱国卫生月,各级干部及管理人员都要利用全国爱国卫生月等契机,像推进“厕所革命”一样,持续加强文明入厕制度建设和行为习惯管理与引导,对本辖区人员要宣传到位、要求到位,确保每个市民自律到位,在全社会形成与漂亮厕所配套的“文明入厕光荣、粗俗入厕可耻”等良好风尚。
作者:朱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