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上厕所、下厨房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吃喝拉撒乃人之常情,但为什么污秽不堪的厕所称为“上”?而干净卫生的厨房却是“下”呢?
“下厕所”、“上厨房”,听起来非常别扭,并且也与其自然属性相悖。
比如,大家平时购物的时候,都喜欢说买东西?但为何不说买南北呢?除了与语言习惯有关之外,最重要的是还与五行息息相关。
同理,上厕所、下厨房,也和方位、五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既体现出了古人的智慧,同时也十分契合当时的迷信思想。
第一、四合院中“北房”为尊
老祖宗之所以不说“下厕所”、“上厨房”,根本原因还与身份、地位、辈分有关。因为在封建社会,能够住得起四合院的家庭,往往都非富即贵。
这种格局的院子,四面都有房间,在东西南北四间房子中,尤以北边的房子最为尊贵。
因为位于北侧的房子,不仅拥有坐北朝南的格局,而且采光也十分合理,用冬暖夏凉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北侧房子一般都住着一家之主,或家族中身份最高、年龄最大的长者。从这一点来看,“北”是一个十分尊贵的方位。
古人在建造房子的时候,会习惯性的将厕所建在下风口,也就是院子中北面偏东的位置。而家族中的长者,一般都会住在北面。
所以按照封建习俗来看,北面就应该是“上”。而厨房则会建在上风口,在四合院南面偏东的地方。
在古代社会,大户人家都会有仆人,不仅负责收拾屋子和庭院,而且还会在厨房烧火做饭。而仆人居住的房子,一般都会在南面,与厨房的位置临近。
按照这种思路来看,“南”在封建社会就是“下”,所以说坐北朝南才是尊贵之象。
第二、上厕所、下厨房之五行说
“五行”,是古代哲学家的世界观,他们认为五行就是五种动态。说白了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它们分别对应着五个方位。
东木、西金、北水、南火、中土,在现实生活中五行几乎无处不在,上厕所、下厨房也蕴含在内。
厕所的位置是北面偏东,而北又是五行中的水位。所以如果说“下厕所”,其意就是人在水下很容易被淹死。
而厨房一般都会在南面偏东,如果将下厨房称为“上厨房”,就意味着人在火上炙烤,很显然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之所以不能说“上厨房”,是因为“厨房者,庖屋也。上,浮也。”;而不能说“下厕所”,则是“厕所者,茅坑也。下,潜也。”。
这其实与二者的五行、方位都相关,毕竟人们不想在如厕或做饭的时候,出现一些不安全的隐患。
按照五行求相生、忌相克的原理,所以不会说上厨房、下厕所。再一个五行中有“南火、东木”的说法,所以将厨房建在院子南面偏东的位置,借东方的木生火,更符合厨房生火的道理。
实际上按照古人对方位的理解,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应该就是源于五行说。因为五行中的不同方位,都有相对于的金木水火土。
不同方位,又代表着不一样的五行属性和说法,如果随意改变上厕所、下厨房,就很容易给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这种说法听起来比较迷信,但是却蕴含了古人的智慧,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古人除了对厕所、厨房方位有要求之外,在出行的时候也会有所禁忌。
比如,隋炀帝和乾隆帝,都有游览江南的经历,他们的做法被称为“下江南”;而人们去北方时则喜欢说“北上”。
按照这种说法,上厕所、下厨房,仿佛也有了比较完美的解释。按照现代人的思想来看,其实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
就像买东西,不能说成买南北一样,因为在五行中东、西两个方向,代表着木、金两种物质,而货物、金钱也正契合这种说法。
南、北则属于水、火,由于民间有水火不容的说法,所以人们才不会去买南北。同理,也不能将上厕所、下厨房颠倒使用。
结语
关于上厕所、下厨房,不能改成下厕所、上厨房,主要的原因就是与尊卑、五行不符。
毕竟在古人的心目中,尊卑有序才能和谐共处,如果以下犯上就是大逆不道。而阴阳五行则要求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一旦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阴阳颠倒、五行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