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腿厕管员把公共厕所管成标杆,这位洪山好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3日讯每天清晨5时30分,有时窗外还是一片漆黑,64岁的熊必成从床上轻轻起身,穿衣、洗漱,出门骑上电动车,独自来到洪山区关山街武仪阳光小区,开始打扫小区里的公厕。吃完晚饭,最迟晚上8时,他还会再来一遍。

自年起,他的独腿妻子熊玉枝成为这座厕所的管理员,此后每天早晚,熊必成都会协助妻子,把这座老旧小区的公厕,打扫得干干净净。

年1月20日,刚获得“洪山好人”的公共厕所管理员熊玉枝。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摄

年,因为厕所管理得“比很多人家里的厕所还要干净”,在居民中的口碑极好,熊玉枝被评为“洪山好人”。而熊必成为妻子的每日坚持,也让居民们见证了一份寻常却又感人的爱情。

天坚守有居民说“比家里的还干净”

86岁的居民舒夏菊在武仪阳光社区居住了40余年。她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座公厕原来卫生条件差,“臭气在几十米开外都能闻得到,没人愿意去”。自从公厕交给洪山城管公厕管理站,由熊玉枝打理后,她凭借一条腿一只拐杖,改变了居民的看法。

熊玉枝记得,刚接手该公厕时,异味重,门前空地杂乱,盆边池上残留水渍,便池里“藏污纳垢”,部分设施已经损坏,周边居民意见大。

这也让丈夫熊必成替她犯难:“你只有一条腿,走路还得拄拐,怎么能干得好?”两岁时,熊玉枝因意外导致右腿截肢,仅能依靠拐杖和左腿行动。

年1月20日,刚获得“洪山好人”的公共厕所管理员熊玉枝。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摄

虽然知道熊玉枝做事向来要强,但熊必成认为这工作终归太麻烦:“清扫厕所,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得弄,她个子不高,行动也不方便。”

可熊玉枝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不服周”。

“有困难,就想办法解决!”厕所墙边的窗户,离地近两米高。身高一米五的熊玉枝,踩着凳子,拄着拐杖把纱窗拆下来清洗。

消毒剂、清洁用品,轮番上阵,克服腿脚不便,熊玉枝让公厕焕然一新。记者看到,在厕所旁的工作间里,拖地的拖把、扫帚,擦墙的抹布、刷子各类工具,一应俱全。“公厕就是我的责任田,一定要把活儿干好。”她说。

如今,这座公厕天24小时开放,作为公厕管理员,熊玉枝也几乎没有休息,全年上岗。该公厕每天使用人次在左右,而每次有人使用后,熊玉枝都会进入厕所清扫,维护厕所的整洁。“脏了我就赶紧做,我要让别人和自已都感觉舒服。守好这份工作,尽好自己责任,每天都认真做好。”

年1月20日,刚获得“洪山好人”的公共厕所管理员熊玉枝。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摄

也这让熊必成一度抱怨:“你的工作太投入了,干脆把被子和炊具搬来,以厕所为家算了!”

1月20日下午,记者走进男厕所,看到蹲坑里干干净净,小便池周边没有尿渍,洗手台没有水渍,烘手机、扫码免费取纸机以及厕所墙壁一尘不染,最重要的是待在公厕里闻不到一点臭味。

如今,这座公厕在许多居民的眼中“比自家厕所还干净”。舒夏菊甚至说,干净得自己都不忍心使用。洪山区城管局公厕管理站站长赵丹介绍,在洪山区每次公厕考核中,熊玉枝负责的公厕,评分都位列洪山区前三名,而落后的几名,经常被组织来参观学习熊玉枝管理的公厕。

相守相爱33年丈夫成了妻子的另一条腿

在熊玉枝获得的荣誉背后,也有丈夫熊必成的功劳。

熊必成在数公里外的小区担任保安,每天早上6时半至下午3时30分上班。为了帮妻子分担压力,每天早晚,熊必成在上班前下班后,他都会赶到厕所,帮助妻子打扫。

熊玉枝不方便清理的窗户、门板顶等地方,他逐一打扫,而清理顺序,则严格按照熊玉枝的要求,先拖地、再擦墙,地面不能残留水迹,避免居民们走路打滑和踩脏。厕所顶上或者夹角处一旦出现蜘蛛网,熊必成将扫帚绑在竹竿上,帮妻子清扫干净。

年1月20日,刚获得“洪山好人”的公共厕所管理员熊玉枝。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摄

在武仪阳光社区,熊玉枝同事和居民们都知道,熊玉枝是个急性子,而她的爱人则脾气好。

赵丹曾亲眼见过,好几次熊必成清理厕所时,熊玉枝亮着嗓门“责备”丈夫干活不仔细,门的角落没擦干净,或是水池台面上还有水渍。

虽然帮忙还要“挨骂”,但熊必成依旧坚持每日到妻子的岗位“报到”。“她做事认真,责任心强,所以喜欢嚼两句,很正常。”每逢妻子批评自己,熊必成总是笑呵呵听着,“生活里,双方总会有争执嘛,我一般让她说几句就好了。”

在熊必成看来,妻子性格刚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总是“人家能做到,自己也要做到”。每逢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劝她别去,她也要骑着电动车来上班。强烈的责任心和很高的工作标准,是熊玉枝能把自己管理的厕所维护成标杆厕所的关键,也是熊必成最欣赏熊玉枝的地方。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摄

熊玉枝告诉记者,老公以前是不做家务的,最多只负责买菜和其他采购,但自从她负责这座公厕后,家里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他都抢着做了。

数年前,熊玉枝健全的腿患上风湿。熊必成打听到偏方,将盐炒热后敷腿,可去湿气。考虑妻子行动不便,随后2个多月,熊必成每天晚上花上约半小时,把盐炒热,亲手为妻子敷上。回忆起这段经历时,熊玉枝感叹自己的丈夫,真耐得了心。“很多时候,他就像是我的另一条腿。”

在一起,就要一直走下去

年,经人介绍,熊必成与熊玉枝相识。初见时,熊玉枝家人觉得这个来自黄冈的男人,黑瘦黑瘦,但看起来老实。而熊必成也没有觉得自幼残疾的熊玉枝哪里不好。“接触她后,发现她做事麻利,而且细心负责。”因此,两人走在了一起。这一过,就是33年。

在担任厕管员之前,从年到年,熊玉枝和熊必成在关山地区经营一个小报摊,熊必成负责干“重活”,每日一早赶到汉口进货,熊玉枝则负责守店经营,两人配合默契。年,两人用工作攒下的十多万元,在鲁磨路买下了现在居住的房子。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摄

熊必成回忆,过去条件差时,家里吃饭,熊玉枝往往会主动把荤菜让给他和孩子吃。这种不大却深刻的小事,时常让熊必成觉得自己找对了人。他告诉自己,只要选择了对方,就要一心一意,努力奋斗,共同走下去。

而如今女儿已经大学毕业顺利就业,夫妻两人月收入也有约元,居住在属于自己的房屋里。虽普通,却也幸福。

现在,熊玉枝如果不吃饭或者不吃肉,熊必成就要她多吃点,甚至会开玩笑地问起,“是不是怕长胖?”

眼下,随着春节临近,两人工作之余也置办了年货,“腌了2条腊鱼,10斤腊肉,准备过年。”今年熊家大家庭的年饭,也已经在外面饭店预订好。“现在大家的生活是越过越好,我们夫妻肯定也会越来越好!”展望未来,熊必成、熊玉枝两人,信心满满。

(长江日报记者赵代君汪峥通讯员李涛张庆芳朱仙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r-jiaogulan.com/fsxejbgbbqjc/107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