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成效
——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了会宁丁家沟·线川、紫香·童家湾、谷仓·田家坪,靖远水韵·独石、稻花香·瓜园,景泰石村·大水?、桃花谷·红岘台,平川古村落·小黄湾等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一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景泰大水?村。
——两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白银顾家善村、景泰龙湾村。
——两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靖远白茨林村枸杞、会宁杨崖集村中药材。
——四条旅游精品线路:以黄河石林为代表的黄河风情游;以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教育游;以矿山公园、白银公司矿坑、平川陶瓷小镇为代表的工矿文明游;以“六朵金花”等美丽乡村为代表的生态休闲游。
——四个“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会宁小杂粮、胡麻油、靖远枸杞、景泰条山梨。
——五大特色美食:靖远羊羔肉、景泰戈壁鱼虾、会宁小杂粮、平川黑毛驴火锅、水川长面。
——六朵金花:花村·顾家善、水乡·大川渡、大坪·农业园、乡坊·强湾村、石村·萱帽塔、桃园·罗家湾。
——十大生态公园:金岭公园、银凤湖公园、高地森林公园、银西花海公园、生态公园、银光公园、西山公园、湿地公园、金鱼公园、矿山地质公园。
——十三个生态片区:北城绿化区亩、沿黄快速通道两侧绿化区亩、楼房沟绿化区亩、吊地沟流域绿化区1亩、白兰高速公路东出口绿化区亩、西出口绿化区亩、上下孤山绿化区亩、水川大坪绿化区亩、温井子土崖渠沟绿化区亩、瞭高山绿化区亩、强湾榆树庄周边绿化区亩、四龙民勤水库沟绿化区亩、金沟河片绿化区亩。
发展目标
——一个发展定位:把乡村旅游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推动白银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争先晋位的重要抓手。
——一个发展思路: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突出“土气、老气、生气、朝气”,大力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本”的乡村旅游,以游强镇、以游兴村、以游富民,把乡村旅游培育成全市旅游业的重要支柱,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个发展目标:到年,创建1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5个乡村旅游4A级景区,10个乡村旅游3A级景区;创建5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0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70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发展农家乐家,建设精品民宿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1万人以上,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年增长25%以上。
发展重点
——建设一条生态旅游通道:沿黄公里绿色长廊。
——打造沿黄十大名镇:河畔古镇、郭城驿栈、平堡文化古镇、东湾休闲名镇、五合枸杞小镇、五佛田园名镇、芦阳年味小镇、水川康养重镇、四龙休闲水乡、水泉文旅重镇。
——实现“五觉”和谐统一:在视觉、味觉、听觉、嗅觉、感觉“五觉”上下功夫,推动乡村旅游上品质上档次。
视觉要美丽。按照“城市乡村一个样、村里村外一个样、房前屋后一个样、室内室外一个样”的标准,持续开展“四抓四促”环境整治、全域无垃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等行动,彻底消除农村“视觉贫困”。
味觉要新鲜。坚持管理专业化、菜品特色化、服务优质化、食材绿色化、经营规范化,推行公筷公勺和分餐制,把靖远羊羔肉、平川黑驴肉、会宁杂粮饭、景泰大碗鱼、水川长面等招牌美食品牌擦得更亮,让游客吃得放心、吃得开心、吃得舒心,唤起游客心中的乡愁记忆。
听觉要悦耳。充分挖掘黄河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人文古迹、民间传说等地方资源,积极培育推广水川曲子戏、寺滩小调、四龙黄河战鼓、景泰打铁花等地方民俗,讲好白银乡村故事,打造特色乡村演艺,塑造文明乡风,让“文化符号”成为乡村旅游的品牌标识。
嗅觉要馨香。建好花园、果园、田园、家园“四园”,让花香溢满乡村,让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农家变商家,做到院有花香、室有书香、厨有饭香、案有茶香,充分释放美好乡村气息。
感觉要美妙。按照“一县一特色、一乡一品质、一村一风貌”思路,崇尚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建设风格各异的乡村记忆馆、博物馆、体验馆,发展各具特色的水乡民宿、堡子民宿、窑洞民宿、谷仓民宿,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受高品质乡村生活。
——做到五个避免:尽量避免使用彩钢房、使用水泥瓷砖、大红大绿、乱搭乱建、出现残垣断壁。
——倡导五个一文明待客: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相近、一句谢谢相亲、一杯热水相敬、一句再见相别。
——开展五项创建活动:星级乡村创评、星级农家乐评选、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A级景区创建和十佳旅行社、导游、讲解员评选活动。
——提升八大要素保障水平:紧盯“吃、住、行、游、购、娱、网、厕”,打造白银美食、培育精品住宿、构建快捷交通、增强游览体验、推动购物升级、丰富娱乐活动、发展智慧旅游、推进“厕所革命”,落实周末2.5天弹性作息、节假日消费折扣、优惠套餐或消费券等政策措施,延长消费链条、放大消费效应,为全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声明
来源:白银新闻
“白银文旅”尊重文章及图片的作者权益,共同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如侵犯原作者权益,我们将及时做出标注或删除。
白银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
举报-(工作期间)
举报邮箱:byswlj
yeah.net